企业动态 行业动态 协会介绍 协会通知 技术推广 技术服务 会员单位

康美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康美动态>行业动态

高产奶牛繁殖障碍

来源: 编辑:佚名 更新于:2016-10-31 阅读:

  随着改良与育种速度加快,大部分地区奶牛场的牛群单产水平呈大幅提高,但母牛的繁殖力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尤其是高产奶牛,在产后的泌乳高峰期由于受到各种应激,表现出发情症状不明显、不发情、受胎率低及胚胎死亡等症状,从而导致繁殖率下降。奶牛场牛群繁殖率下降,就意味着母牛产犊间隔延长,产后至配种受胎间隔时间的延长,也意味着空怀或不孕时间的延长。因此,也就增加了母牛的饲养管理及配种费用,减少了奶牛场的产犊数,直接影响着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1   高产奶牛繁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奶牛的繁殖障碍即奶牛的暂时性或永久性不孕症。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不孕症的发病率亦在提高。为预防和减少母牛的不孕,缩短产犊间隔,提高繁殖率,必须全面分析不孕症发生的原因。

  1.1高产奶牛繁殖障碍发病情况调查

  1.1.1卵巢静止发病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据调查,初产青年母牛产后70天内首次观察到发情牛只<35%,经产牛产后80天内首次观察到发情牛只<40%。对产后不发情母牛进行直肠检查,卵巢呈静止状态,尤其是产后体况差及初产体重小的头胎牛表现更为普遍,使母牛产后不能及时配种,大大延长了首次配种前平均空怀天数,使产犊间隔延长。

  1.1.2子宫炎发病率较以往有所增加。据调查,产后45天内子宫炎发病率平均达到30%,子宫炎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生殖疾病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往往造成不孕。

  1.1.3异常发情(安静发情、不排卵发情、排卵延迟)增多。若人工授精发情鉴定技术低下,未鉴别出再行误配将会导致情期受胎率大幅下降。卵泡囊肿发病率在泌乳中、后期发病率也呈上升,若不及时治疗,往往造成不孕而淘汰。

  1.1.4屡配不孕增多。由于产后生殖机能恢复推迟,异常发情增多,人工授精发情鉴定技术低下,当母牛生殖机能未完全恢复,而多次输精,诱发母牛体内血清抗精子抗体滴度异常升高,造成母牛免疫障碍引起不孕。

  1.2繁殖障碍原因分析

  奶牛出现繁殖障碍要及时科学的分析其原因,如母牛发情间隔不到17天或超过24天以上者,年龄已过14月未发情或产后60天不发情牛;输精三次情期未孕牛;产后非季节原因而有5个月未孕牛;或者未孕而又长期不发情的牛只等,都要及时地科学地分析原因,采取对症措施:

  1.2.1内分泌失调引起。由于大量泌乳,产生大量催乳激素,脑垂体前叶抑制促黄体激素(LH)的分泌,同时降低卵巢对促黄体激素(LH)的正常反应,进而影响卵泡的成熟和排卵,造成不孕。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ADD):甘肃省康乐县附城镇马家咀村 邮编:731500 陇ICP备08000758号
版权所有: 甘肃康美现代农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甘公网安备 62292202000003号   页面流量32363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