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三管”提高奶牛产量
来源: 编辑: 更新于:2016-8-31 阅读:
围产期管理奶牛围产期是指奶牛分娩前后各15天内的30天时间。它包括了奶牛妊娠后期和泌乳初期两个时期,这一期间奶牛的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五点:
限量补钙。对分娩前15天内的奶牛,要实行低钙日粮饲养,使奶牛日粮中的钙质含量减至平时饲喂量的1/3~1/2。这种饲养方法可使奶牛骨骼中的钙质向血液转移,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奶牛产后麻痹症的发生。
精粗平衡。要合理饲喂奶牛,不要过多地饲喂精饲料,精饲料饲喂比例过大,不但增加饲料成本,还会使奶牛患各种疾病。因此,要注意精饲料和粗饲料合理搭配,做到精粗平衡。注意不要把奶牛饲喂得太饱,以免在奶牛分娩后的前几天奶牛患酮尿病。这一阶段精饲料的最大日饲喂量不可超过奶牛体重的1%。
少喂食盐。奶牛产前15天左右,要减少奶牛的食盐饲喂量,并适当增加奶牛的运动量,这样则可以有效地减少奶牛产后乳房水肿的发生。
挤奶数量。奶牛产后第1天,挤奶量应为日产奶量的1/3;从产后的第2天起,逐渐增加奶牛的挤奶量,到第4~5天奶牛的泌乳和消化机能恢复正常后,再恢复正常挤奶。这样,可有效地防止奶牛乳热症的发生,提高奶牛的泌乳质量。
饲养管理。为了促进奶牛产后恶露的排出,奶牛产后应立即喂饮5~8公斤益母水(用1000克益母草熬制而成),如果加入250克红塘,则效果更好。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奶牛产后的饲养管理,奶牛产后1~2天,要饲喂易于消化的饲料,如玉米面、麸皮等,饲喂优质的青草或青干草;奶牛产后3~4天,如果奶牛食欲、粪便正常,则可随着奶牛产奶量的增加,逐渐增加精饲料的饲喂量,以满足奶牛哺乳和产奶的需要。
干奶期管理母奶牛在产前两个月停止挤奶,目的是将主要营养供给眙儿,恢复由于长期产奶所损伤的乳腺组织,这段时间叫干奶期。饲养管理干奶期牛应抓好以下四点:
防治乳房炎。干奶后的15天,由于乳腺组织尚未停止活动,极易发生乳房炎。因此,每天要检查乳房的变化。如果发现乳房肿胀,并有发红、发热、疼痛等炎症,应立即将牛奶挤净,进行治疗。方法:一是用10%酒精鱼石脂或鱼石脂软膏涂抹患部。二是用青霉素200~250万国际单位,每天肌肉注射2次,或用四环素200万国际单位静脉注射,每天1次。
防止精料过多。干奶后7天内,不喂高蛋白、高脂肪的精料,以粗料为主,不喂多汁饲料。
注意膘情。彻底干奶后,看牛的膘情进行饲养管理。对营养不良的干奶期牛,除供给优质粗料外,还应搭配精料。
12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