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行业动态 协会介绍 协会通知 技术推广 技术服务 会员单位

康美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康美动态>行业动态

中国肉牛产业如何牛起来 产业转型是关键

来源:中国养殖网 编辑:佚名 更新于:2017-11-13 阅读:

中国肉牛产业挑战重重

虽然中国肉牛产业并未受到较大冲击,但是肉牛从业者还是普遍感觉到了压力。“我国在肉牛生产体系方面与国外的差距非常明显,效率太低。”,“去年我在美国参观了一个牛场,15万头牛只有28个人管理,我现在有7个万头牛场,一个万头牛场需要60个人,而这已经是国内最领先的了。”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探讨肉牛养殖效益为什么低下?最后得出结论,一是缺乏有效的品质管理体系,二是缺乏科学化的繁育体系。”

人们很容易忽略的一个事实是,中国肉牛产业既是传统行业,又是新兴产业。中国的养牛业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以役用为主。肉牛业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才走过30多年历程,而真正把肉牛当作产业发展,满打满算也只有20年时间。

“我国肉牛产业发展起步晚、底子薄,生产方式总体落后。”,肉牛产业一直是畜牧业的短板。肉牛在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养殖中的比例是最低的,分散养殖仍占有主导地位,年出栏50头以上的肉牛场只占总量的28.5%。与美国、加拿大等肉牛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无论是产业的集中度、养殖规模、人均养殖头数、饲料转化效率、技术应用和管理方面,中国肉牛产业都存在明显差距。在美国、加拿大排名前5的肉牛育肥企业占本国出栏总量的25%,围栏育肥场的人均饲养量为1200头,每公斤增重饲料干物质消耗为5.5公斤,而我国相应指标只有0.5%,80头、7公斤。“这与我国肉牛产业生产效率低、技术水平低、应用技术不足有关。”

“观念上的转变至关重要。我们不少从业者还是传统思想,认为养牛嘛,很简单,其实不然。”,“人才的观念也需要转变。我们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愿去养牛,更愿意呆在城市里,这一点跟国外不一样,国外常常祖祖辈辈几代人都从事这一个行业,人家培养的博士硕士都能够在牛场里干。人才培养也是我们产业转型中很重要的环节。”

加强合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中国正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上进口牛肉的倒逼,双重作用之下,中国肉牛产业必须加速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步伐。发达国家的肉牛产业多数已经实现了现代化,观念技术方面遥遥领先,因此,加强国际间产业合作,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快速提升国际竞争力尤为必要。

美、南美、欧洲、澳大利亚的模式,总结他们的经验教训,当然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具体实施要形成中国自己的特色。”

一个月前,由中国农业大学肉牛研究中心与加拿大肉牛业发展协会(CB?BC)联合发起的中国—加拿大肉牛产业合作联盟在北京成立,致力于推动两国在肉牛科研、人才培养、技术交流、贸易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建立联盟是中加两国互相学习的好机会,要搭建好这个交流肉牛产业技术和经验的平台。加拿大肉牛产业有一些优势:生产方面,如何提高产量等经验可供中国借鉴;品种方面,加拿大被认为是全球肉牛品种方面的佼佼者,可以帮助中国培育出更多健康肉牛品种,通过优选品种生产质量更好、更安全的牛肉;还有牛肉市场价值评估系统的技术等,可以帮助中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ADD):甘肃省康乐县附城镇马家咀村 邮编:731500 陇ICP备08000758号
版权所有: 甘肃康美现代农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甘公网安备 62292202000003号   页面流量32363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