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的症状病因和治疗方法
来源:养殖商务网 编辑:佚名 更新于:2017-2-28 阅读:
病因:1、继发于生产瘫痪:
(1)生产瘫痪时没有及时治疗
(2)应用的钙剂量不够
长时间地爬卧4-6h,导致下部肌肉和皮肤出现压迫性瘀血性坏死,这是由于细胞膜的渗透性发生了改变,Na+渗入、K+渗出细胞,细胞内K少而收缩无力。
2、损伤:爬卧母牛(25%)有腿部神经的创伤性损伤(难产)。
产后体质虚弱时起立或行走,摔伤或闪伤等,使后肢及臀部组织的损伤
3、继发于其它疾病:
①脂肪肝导致怀孕时肥胖,从而分娩+泌乳消耗的量增加,若补充不足,MEFA产生的量增加,使脂肪肝加重,会导致皱胃移位和胎衣不下。
卧地不起牛脂肪肝的发生率占60%以上,血液生化指标和脂肪肝相似。
②肝片和及虫和胆管炎:卧地不起牛剖检胆管炎和肝片吸虫的检出率为70%以上。
③奶牛流行热:消化型,呼吸型,神经型,麻卑型和瘫痪型占6.2%。
④低磷酸盐血症:低磷酸盐血症是引起本病最学见的病固之一,低磷常伴有低钾血症。
⑤中毒性子宫和乳房炎
此病也继发于低糖,低镁和低蛋白血症或重度的贫血。
4、怀孕母牛营养不足:饲料欠缺,质量不佳,管理条件差,不利的天气条件等都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致使母畜消瘦。产后由于体质虚弱而不能站立。
症状:
病初:精体脉正常,常呈犬坐姿势。
进展:各种侧卧姿势,感觉过敏,食欲废绝。
尸剖:后肢和骨盆部肌肉、神经出血、水肿和变性,心脏扩大,脂肪肝
血检:血糖降低,Mg降低,蛋白低于正常,NEFA和AST升高,酮体呈阴性。
诊断:
1.病史及临床症状
2.血液化学指标:血糖,Ca、P、K、Mg、CPK、AST(升高程度说明肌肉坏死轻重),NEFA,脂肪肝
3.治疗性诊断:Ca制剂治疗两疗程,乳房送风也未见效果,应怀疑“爬窝症”
根据补磷、镁、钾或皮质炎因醇来进行治疗性诊断
4.损伤的病例中可发现骨析和脱臼等。
5.注意鉴别诊断。
治疗:
1、加强护理:吊起,垫草,翻转;改变饲料组成和适口性
2、药物治疗: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初期以葡萄糖酸钙20~60g静注,6小时后再注一次,还不能站立可考虑给静注磷、钾制剂:氯化钾或磷酸钾:5~10g,20%磷酸二氢钠300~500ml或用磷酸钠溶液200ml一次静注。
3、无效时无原因时:用激素,如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20mg,地塞20mg;0.5%氢化可地松80-100mg防止休克
12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