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泌乳中、后期的饲养管理
来源:养牛商务网 编辑:养牛商务网 更新于:2018-1-29 阅读:
一、泌乳中期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后101~200天为泌乳中期。
1.生理特点
(1)本期内奶牛食欲最好,日粮干物采食量达到顶峰。
(2)泌乳曲线开始平稳下降,产奶量每月下降幅度5~7%。
2.适时降低营养浓度,节约饲料成本
该阶段产奶量开始缓慢下降,但采食量却达到了顶峰,为此必须适时改变日粮结构。泌乳早期为缓解能量负平衡和增加产奶量所饲喂的过瘤胃脂肪、棉籽、甜菜粕和优质苜蓿干草,到泌乳中期应根据产奶水平和体况情况逐步减少甚至不喂。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如玉米、豆粕等,也应适时减少。并相应增加粗饲料如干草、玉米青贮的饲喂比例。借以节约饲养成本。
3.关注产奶曲线,务求缓慢下降
如饲养得当、营养平衡,产奶量每月下降幅度平均为5~7%,一胎牛为6%,经产牛为8~9%。但稍有不慎,就会达到10~15%。为此,牧场营养师要根据牛群产奶水平和体况状态。经常参照饲养标准,对现行日粮进行核对和修正。以达到既要使奶量平稳过渡又能使饲养成本大幅下降的目的。这是泌乳中期饲养的中心任务。
4.关注体况,适时调群
泌乳中期,能量供应已由负平衡逐步转入正平衡。为尽快使牛群恢复体力,日增重以300~500克为宜。为此日粮的营养除满足生产牛奶外,还要考虑增重的需要,泌乳期间每增重1kg体重需增加8个NND和500g粗蛋白或325g可消化粗蛋白。作为牧场的营养师,必须经常深入牛群逐头作出体况评分。对个别瘦弱且奶量又高的牛只,应该调回盛产期牛群中;而对体况较好(已超过3分)产奶量偏低的个别牛只,可提前调到泌乳后期的牛群中。
5.典型日粮
泌乳中期应减少精料量,多喂粗料。再多喂精料用来催奶,是不明智的,效果也不明显。催奶不成反而催肥。
(1)牛群基本情况
平均胎次2胎、平均体重600kg、平均泌乳天数140天、平均产奶量30.5kg、平均乳脂率4.5%、平均乳蛋白3.4%、平均日增重350g。
(2)日粮组成
高产浓缩3.6kg、豆粕2kg、高水分湿贮玉米9kg、羊草2.5kg、甜菜粕3kg、玉米青贮29kg。
(3)该日粮营养含量
DMI 24kg、NND 51、Ca 164g、P 101g、CP 3491g(占日粮干物14.3%),DCP2631g、精料量12.2kg。精粗比44:56,1 kg精料产奶2.94kg,饲料转化率1.25,日粮含水量50%,每kg日粮干物含VA5331 IU、VD31777 IU、VE35.5IU、Zn 61mg、Cu12.9mg、I 1.3mg、Co 0.4mg、Se0.5mg。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