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场选种选配的原则和奶牛场选种选配的程序
来源:农村百事通 编辑:农村百事通 更新于:2018-4-9 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奶制品特别是鲜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食物供给,能够满足人们的营养和健康需求。而这就需要加强对牛奶的来源进行研究,尤其是奶牛的选种选配工作,从根源上解决人们的食品质量问题。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奶牛场选种选配的原则和奶牛场选种选配的程序。
我国于1986年鉴定通过了“中国黑白花”奶牛品种,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努力,该品种在体型外貌、生产性能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发展和提高,头平均年产奶量已由3000公斤上升至4500公斤。虽然近几十年来,在奶牛选育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优质奶牛数量还很少,还缺乏自主培育种公牛的能力。为了继续推进奶牛选育进程,培育优质高产奶牛,促进奶业的持续建康发展,必须加强奶牛养殖优势区域和规模奶牛场的选种选配工作。
一、奶牛场选种选配的原则
1.避免近亲交配
近亲交配容易使不良基因出现纯合,发生遗传疾患和生产性能下降,如繁殖力减退、死胎、畸型胎、泌乳量下降、適应性差、生长缓慢等。在制订育种计划时,除非有意培育种公牛,否则奶牛场在选配上一定要避免近交,一般奶牛群近交系数应控制在6.25%以下。
2.选择公牛时其遗传素质要优于母牛
为了使奶牛品质能够不断提高,所选用的种用公牛的遗传品质要高于母牛群的遗传水平,要使当前所使用的公牛冷冻精液的遗传品质高于牧场以前使用的公牛冷冻精液的遗传品质。
3.严禁使用与母牛具有共同缺陷的公牛进行改良
为了防止缺陷的加剧,需要技术人员在选择配种用公牛时,仔细考察公牛的缺陷和后代的状态,避免出现共同缺陷的公母牛交配组合。
4.牛只的改良性状要有重点
如果需要改良的性状较多,应先选择急需改良的重点性状,使主要缺陷尽快得到改良,不可面面俱到。如果一次选择的改良性状太多,就会使公牛改良效果的选择差变小,改良力度降低,改良速度变慢。
二、选种选配的准备工作
1.绘制牛群血统系谱图
通过绘制牛群的系谱图,可以了解牛群的基本组成结构和血缘关系,为下一步按父系分析牛只的体型外貌和生产水平做准备。这些分析数据将是制订选种选配计划的主要依据。绘制系谱图所需要的数据主要是牛场的一些原始记录,具体包括犊牛的初生编码和三代以上的配种记录。
2.获取牛只的生产水平与体型外貌数据
这些数据主要包括牛只生长发育性能记录、各胎次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的记录和育种群的体型外貌线性鉴定成绩等。一个规范化牛场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积累这些数据,因为它不仅是制订牛群选育目标的依据,也直接关系到奶牛的健康水平、使用年限、产奶能力及产奶持续力,是影响奶牛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