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因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综合防御
来源:农村百事通 编辑:农村百事通 更新于:2018-4-9 阅读:
2、隐性乳房炎的发病原因
2.1生物性因素
在奶牛健康乳房上或乳房内,有大量的微生物寄居。据Watts报道,可以从奶牛乳腺中分离出137种或亚种的微生物,其中许多种是正常菌群,不但不会引起乳房炎,而且还可以保护乳房。迄今为止,已报道的能够引起乳房炎的致病菌有80多种,大致分为二类,一类是接触性病原微生物,如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支原体等,这些微生物定植于乳腺并通过挤奶人员或挤奶机传播;另一类是环境性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沙雷氏菌等。据韩学礼等(2006)报道,在患隐性乳腺炎奶牛的241个乳区中,分离出的病原微
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雷菌、巴氏杆菌、克雷伯氏菌、酵母菌、假单胞菌、棒状杆菌、放线菌、葡萄球菌厌氧亚种枸橼酸杆菌、沙门氏菌、奴卡菌、变形杆菌等17种。在上述细菌中,经卡方检验,引起奶牛隐性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环菌、酵母菌、假单胞菌和棒状杆菌。
2.2饲养管理因素
饲养管理不当是引起乳房炎的主要原因。饲养失宜,饲料单一,可引起奶牛前胃弛缓、消化不良和其它代谢疾病,并作为诱因引起乳房炎,这种情况占乳腺疾病的30%管理秒妥,如乳房损伤是引起引乳房炎的最常见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主要是手工挤奶时没有使用拳握式挤奶法或机器挤奶时真空压过高、频率过快或过慢、挤奶杯件有损伤等。另外,挤奶时间过长、牛舍和运动场有尖锐异物、牛只自己踩伤或压伤等也可引起乳房损伤,继发乳房炎。
2.3营养性因素
营养与免疫力紧密相关,特别是产牧犊前、后的营养水平对母牛产后疾病的易感性具有重要影响。产犊问题及其存在的代谢性疾病,如酸中毒、酮病、脂肪等有利于促进牛群乳房炎的发生和发展。饲喂过量的氮或蛋白质是促发乳房炎的因素之一,饲料中脲的含量增多可使感染乳房的数量和敏感性增加16%。泌乳期开始的能量缺乏是免疫力降低的原因之一,如果这种短缺较为明显,牛奶成分则可能发生改变,如果脂肪蛋白比大于1.5,母牛发生乳房炎的风险成倍增加。干奶期日粮中矿物质不平衡也会增加乳房炎的风险,如产乳热或低血钙的母牛,产犊后3天内乳房炎风险增加5.4倍,乳房水肿的风险增加约3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如维生素E和硒可以通过抗氧化保护乳腺的防卫细胞,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维生素A、铜、锌等元素在预防乳房炎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2.4环境因素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