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奶牛繁殖率主要措施
来源:养殖行业网 编辑:养殖行业网 更新于:2020-12-14 阅读:
卵巢与子宫监测。产后15~20d应进行直肠检查,检查卵巢和子宫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观察发情。产后应及时观察发情,便于检查卵巢和子宫恢复情况,针对子宫复旧不全的牛可进行子宫冲洗,促进奶牛子宫恢复正常。对于产后卵巢及子宫恢复良好的奶牛可实施配种。
认真记录,对于产后母牛应做好如下记录:(1)、胎衣排出时间,完整记录;(2)、恶露排出颜色,数量的记录;(3)、是否难产的记录;(4)、产后首次发情时间记录。
6 做好奶牛生殖道疾病的预防工作
奶牛生殖道疾病,如卵巢囊肿,持久黄体,子宫内膜炎,卵巢静止等将直接影响奶牛的受胎率。对产后母牛应首先做好子宫清洗工作,对生殖道疾病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及时治疗。对于卵巢囊肿。可采取促黄体素100~2001U一次肌肉注射,连续5~7d;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0mg,隔日注射一次,连用2~3次;对于子官内膜炎可采取抗生素子官内注射,土霉素5~10g隔日一次进行冲洗。
持久黄体:(1)前列腺素 F2D30mg一次肌肉注射。(2)雌二醇4~10mg一次肌肉注射。卵巢静止:(1)、亚硒酸钠维生素E30mll肌肉注射;雌二醇 15~20mg和黄体酮 100~150mg混合一次子官内注入。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