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行业动态 协会介绍 协会通知 技术推广 技术服务 会员单位

康美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康美动态>行业动态

注意:奶牛养殖突然变难!

来源:腾讯网 编辑:畜牧记 更新于:2022-3-28 阅读:

相比于中小养殖户,大型牧场因规模成本优势情况稍好,但也面临一定的盈利压力。

国内某大型牧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截至目前,牧场的饲料成本比去年同期上涨11%左右,这其中主要是因为豆粕价格疯涨。具体来看,这家牧场1公斤原奶的饲料成本在2.55-2.6元左右,人工、水电、折旧等成本在1.5-2元之间。

“从牧场成本看,基本处在盈亏平衡间,但牧场经营是一个复杂问题,如果算上资产增值等,可能情况会稍有缓解。”这位负责人说。

关于下一步原奶价格走势,行业内有不同看法。许崇坤认为,按照一般规律,奶价在6、7月份将有所回升,从目前看,奶价稳定应该不存在大问题。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则认为,按照以往惯例,春节市场乳品投放量都是平时的1.5倍甚至2倍,这也使得春节过后经销商压货较多,需要一段时间将积压货品消化掉,因此,春节后乳品进货的数量会减少,而加工企业对原奶的需求也减少。

“当前看,稳定原奶价格是2022年乳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李胜利说。

专家:要关注消费端需求和增速变化

接受采访的行业人士和专家认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整个行业经历过多次市场波动。目前,整个行业正处在类似的状况中。

第一次市场变化发生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原奶的消费信心下跌,消费不振导致2009年奶牛养殖行业遭受打击。在这一轮的行业洗牌中,盈利水平低、资金量少的中小散户大规模退出。

第二次较大的行业变化发酵于2012年,国内奶源短缺,加工企业在全国范围内争抢奶源,导致国内原奶价格疯涨,原奶收购价从3.2元/公斤上涨到4.3元/公斤,有些热门区域的原奶收购价甚至被炒到6元/公斤。

“奶荒”带来了国内的养牛热,“奶剩”现象也随之而来,加之低价进口大包粉的严重冲击,国内奶价在2014年开始大幅下滑,一度跌至3.4元/公斤。一些散户被迫离场,大牧场也普遍亏损。从2014年至2018年,国内乳牛存栏量连续五年下降。

最近这次的变化,实际从2019年开始就埋下伏笔:原奶价格再次上涨,国内各大乳企开始筹建万头牧场,伊利、蒙牛等头部企业也通过并购等方式,整合国内牧场资源,养殖端与加工企业联系更为紧密。

前述国内某大型牧场的负责人表示,虽然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国民的健康意识,提振了国民对乳制品消费的热情,但消费端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大量与加工乳企没有紧密联系的牧场,有可能会在这一波下行期间被淘汰。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ADD):甘肃省康乐县附城镇马家咀村 邮编:731500 陇ICP备08000758号
版权所有: 甘肃康美现代农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甘公网安备 62292202000003号   页面流量32363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