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当“工业智能化” 遇上“奶牛养殖业”
来源:青海日报 编辑:佚名 更新于:2016-12-5 阅读:
青海,土地总面积为72万平方公里,可利用牧草地面积4033.33万公顷,占56.2%,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我省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多年来畜牧业经济却始终处于“波澜不惊”的状态。而近年,当工业4.0被叫响时,“工业智能化”与我省畜牧业养殖产生了碰撞,并不断擦出火花。在我省一些畜牧养殖“弄潮儿”的不断探索下,取得了新成绩……
一杯早餐奶,一份奶酪,在青海每一个大众认可的乳制品并不是简单、粗放的从牧户奶牛直接到百姓餐桌,中间经历着高智能化的畜牧养殖与加工,以及环环相扣的循环产业链。
这其中,青海藏地堂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不仅用科技手段提高了牛奶的品质,更打通了畜牧业全产业链,实现了绿色化的循环发展,带领我省科技奶牛养殖业走到了全国的前列。
现代畜牧业,与工业发展珠璧交辉
自动化的锂电池生产线内,一个单晶硅切片到一个完整的光伏面板仅需几分钟;自动化的装备制造生产线内,从一个配件到整个机床,也不过几十分钟……在青海,新产业、新业态的工业产业链条逐渐形成,工业格局全面升级,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化实现了“百花齐放”的转变。
与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工业相得益彰的是生机勃勃的现代化畜牧业。
原来要十几个人花一整天才能完成的奶牛饲养、生产工作,现在借助几台设备和一套流水线6个人几个小时轻松搞定,更为重要的是各位奶牛“小主”对整个饲养、产奶过程也是颇为享受。这一景象不是出现在科技先进的沿海、大型养殖企业,而是青海省湟中县田家寨镇丹麻村的一个奶牛养殖场内。
在奶牛养殖场工作的本地农户冶进才告诉我们,原来家里也养过牛,从准备饲料到投食再到处理粪便、挤奶,一个人“伺候”一两头牛都不是件轻松的事,何况厂里700多头牛,但是,也就是这几台机器,事情就这么轻松地解决了。“现在养个牛居然有这么先进的机器,真是不敢想象。”
将这先进机器第一个引入青海养牛业的正是青海藏地堂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仁权,“奶制品行业的竞争可谓是相当激烈,再加之青海奶牛集中饲养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工业化、智能化的饲养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从长远看必须具有竞争”他说。
专业的奶牛饲养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奶牛的选种到饲料选取、营养配比,再到便于奶牛咀嚼的饲草切割、搅拌,最后到投食、挤奶和清理粪便,每一项工作都是有严格要求的,但是自从公司引进青贮取料机、日粮搅拌罐、撒料车、挤奶机、清粪车后,一切都显得专业而简单。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