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场倒闭停产普遍 甘肃省奶牛养殖业加速“洗牌”
来源: 编辑: 更新于:2016-8-31 阅读:
从2014年下半年至今,受低价洋奶粉冲击、乳企对生鲜乳压价收购的影响,奶牛养殖业举步维艰。倒奶、杀牛、卖牛现象又出现。在此轮“牛周期”下,我省奶牛养殖业也难逃厄运,有的养殖场已拍卖倒闭,有的卖牛养场,有的转型肉牛市场,但也有养殖场逆势而为,大量收购奶牛扩大规模……我省奶牛养殖业新一轮的“洗牌”已经启动。
现象1 老牌奶牛场想转型不知道怎么做 靠卖牛维持
倒闭,停产,可能是今年奶牛养殖场普遍面临的经营困境。
由于鲜奶价格一跌再跌,一些老牌奶牛场只能被动选择卖牛或者停产。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奶牛厂就是其中一家。今年6月,在无法生存的情况下,五泉奶牛厂的110头奶牛面向社会公开转让,转让参考价88万元。“实在是没法经营了才出此下策,”厂长栗福禄也很无奈,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厂子每个月都要亏损数十万元,工人工资、饲料费用一直拖欠,有时候卖出几头奶牛缓解一下,但对一个有上百头奶牛的养殖场来说,卖牛的小钱都是杯水车薪,最后只能整体拍卖,拍卖的钱用来支付工人工资和饲料费用。
五泉奶牛厂将奶牛拍卖后已全面停产,与其有着相似经历的兰州市城关区奶牛厂,仍然在市场困境中挣扎。
兰州市城关区奶牛厂是一家国营老厂,1958年建厂后一直从事奶牛养殖,是兰州市奶品供应基地。但目前这个老厂经营状况也是举步维艰。
“想转型,但不知道怎么转。”厂长王雪郦最近一直在思考,不养牛,厂里的26位员工怎么生存、能干什么?
王雪郦任职10多年,见证了奶牛业发展的辉煌时期,“在鲜奶价格最高的时候,一公斤也能卖到6.0元,那时厂子经营得红红火火。”进入2014年下半年,全国奶业发展进入困难期,由于城关区奶牛厂设备老旧,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等因素,加之奶企对奶品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厂子一步步滑入亏损期,且随着鲜奶价格的不断降低,亏损面也越来越大。“今年上半年,鲜奶的最低价格仅为1.00元/公斤,这样的价格连喂牛的饲料本钱都不够,何况还有几十号员工要生存。”
“今年已经淘汰奶牛80多头,养殖规模越来越小,目前奶牛剩下330头。”王雪郦说,奶牛厂不转型只能等死,单纯靠卖牛也解决不了长远的发展问题。
现象2 一次性卖掉200多头好奶牛 投资肉牛市场
除了卖牛,谋求转型中,奶牛养殖业的大规模洗牌已拉开序幕。
根据省农牧厅监测,目前我省生鲜乳的平均价格为4.82元/公斤,同比上涨11.7%。从对白银市的调查情况看,鲜奶从2015年至今始终在3.5元~3.6元/公斤的低位运行,压级压价甚至拒收现象仍然存在,规模化奶牛场生鲜乳成本平均为3.35元/公斤,管理水平较高的奶牛场盈亏持平或略有盈利,其余养殖场均亏损,个别养殖场面临倒闭困境。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