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行业动态 协会介绍 协会通知 技术推广 技术服务 会员单位

康美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康美动态>行业动态

养牛饲养管理得不到改善 再多的药物也白搭

来源:中国养殖网 编辑:中国养殖网 更新于:2020-6-29 阅读:

今天去附近一家养牛场做技术指导,走到一看,五六十头育肥牛,光空药瓶就有好几麻袋。所有的牛都挂着大黄鼻涕,时不时还传来几声咳嗽。再网圈舍地面一看,粪污都快要没过牛蹄子了。饲槽里还有不知道什么时间剩的草料,都有些变味了。

养牛的老哥对打针很在行,论药物的配伍与禁忌要比一般的兽医都要强。聊了一会才知道,老哥以前也是做兽医。老哥说他也会自己的用药很有信心,可就是很多牛病当时打了针有效果,没多长时间就又不好了。

看看他这养牛环境,肯定平时的饲养管理肯定也做的不好。在养牛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不是治病,而是想办法防病。而防病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饲养管理,只有饲养管理条件达到了,牛的体质才会更好,牛的环境才会好,这样牛的发病率才会降低。

很多疾病都是因为饲养管理不到位才会引起的,就拿老哥的牛场来说吧。圈舍里面的粪污这么多不清理,圈舍这么潮湿,牛肯定会得一些蹄部疾病,用点药病好了,再放进去牛肯定还会再次患病;草料都变质了都不清理出来,牛吃了肯定会拉稀;最近天气变化大,昼夜温差大,晚上不做保温措施,牛肯定会感冒……很多牛病都是养出来的,饲养管理好了根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学习畜牧兽医的时候教授给我们讲的第一堂课就告诉我们一个合格是兽医一定要懂得,养大于防,防大于治。一个只会打针用药而不懂得饲养管理的兽医,就算治疗效果再好也是一个庸医。

面对这样一个牛场,单纯治疗而不卖药的兽医都很无奈,饲养管理得不到改善,用再多的药物也是白费力气。

光照

合理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有利于肉牛的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对食物的需求,进而有利于产肉性能等各方面的改善。受季节影响,我国冬季日照强度比较强,足量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利于肉牛低于严寒,而夏季温度较高,光照时间和强度较大,此时应注意肉牛的防暑。光照过强可能会增加肉牛患皮炎等皮肤病的几率,光照强度过低则可能会导致肉牛自身代谢紊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对肉牛的产肉能力有不良的影响。紫外线还有一定的杀菌能力,能够杀死肉牛表面的一些致病性的微生物,从而能够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肉牛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促进机体对钙元素的吸收,有利于骨骼的发育。还能促进血液中红细胞以及白细胞的生成,提高肉牛的免疫力。有研究表明,牛舍内的阳光照射强度应在501x以上,日光照时间维持在8h左右,这种情况下肉牛生长比较快速,且日产肉量最多,脂肪在组织中比例较大,肉牛的产肉性能达到最大的提高。

温度

肉牛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因此温度对肉牛的影响较大,不仅对肉牛的身体健康有影响,还对其产肉能力有一定的作用。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范围在5~20℃内,肉牛生长最快,日平均增重量最大。高温和低温都不利于肉牛的生长及育肥。夏季,温度比肉牛最佳适宜生活温度高,导致肉牛胃口不佳,对饲料的进食量减少,营养供能相对不足,导致生长缓慢,增重不明显且牛肉的品质下降,此外高温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牛舍内微生物的数量增加,活动频繁,增加了肉牛被感染几率,增加了肉牛患病的几率。冬季,温度比肉牛最佳适宜生活温度低,肉牛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降低,此时消耗饲料产生的热能除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外,还需部分热量用于维持肉牛机体的体温恒定,因此对饲料的需求量增加,增加了肉牛的养殖成本。因此,炎热的夏季要防止中暑,寒冷的冬季则要加强肉牛的保暖工作。有报道指出,夏季牛舍内温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温度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下午2时左右,温度最好,高于肉牛最适生长温度的上线值,可能的原因是牛舍屋顶的材质隔热性不好,以及室内的通风效果不佳,导致热量散发不出去。而在上午8时以及下午8时左右的时候,牛舍内温度基本在肉牛可接受范围内。冬季,牛舍内温度虽然高于室外温度,但是也并未在肉牛最佳生长温度范围内。春秋季节,温度较为适宜肉牛的生存。因此在夏季应加强牛舍内的通风,或者通过安装空调来加快舍内空气流动,以可安装喷淋装置,喷出来的雾珠降落在肉牛皮肤表面,水珠蒸发过程中会带走肉牛表面的一些热量,从而降低肉牛的体温。在冬季,可以安装供暖设施来加大供暖力度,提高牛舍内温度,使基本温度满足肉牛的生长需求。

12

上篇:

下篇:

地址(ADD):甘肃省康乐县附城镇马家咀村 邮编:731500 陇ICP备08000758号
版权所有: 甘肃康美现代农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甘公网安备 62292202000003号   页面流量32363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