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必备的若干智慧与技巧
来源:百家号 编辑:时代之声 更新于:2025-2-10 阅读:
九月重阳,放开牛羊。
要让牛长壮,多食露水草。青草比稻草重要。在秋季,应早出晚归,延长放牧时间,选择丰盛的饲草,让牛多吃青草,为冬季储备能量。
家牛过冬,草料为先。
冬季草料稀缺,需提前准备。可储备的草料包括麦秸、稻草、谷草、豆秸、秕壳及各种藤蔓。
冬牛需充足饮水。
饮水对冬牛的健康至关重要,不可缺水。缺水会导致牛患多种疾病,如反刍缓慢、瘤胃积食等。建议每天补充清洁饮用水三次,水温控制在20℃左右。
隔年耕田,冬牛补盐。
食盐能增进食欲,促进饲料消化吸收。每天每头成年牛可喂食50g食盐,可拌入精料或溶于水中。
夏日池塘消暑,冬季圈舍保暖。
养牛的关键在于提供适宜的环境。夏季应提供洗澡设施,冬季则需确保圈舍温暖干燥。同时,要保证牛只的饮食充足,避免饥寒交迫。保持圈舍干燥可防止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滋生。
“刷拭牛体,等于加料”。
定期用草把或帚把刷拭牛体,不仅能让牛只保持清洁,还能改善皮肤营养状况,增强血液循环,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冬冷皮,春冷骨”。
肉牛在冬季过后,往往因气候寒冷和草料不足而逐渐瘦弱,春季更是如此。因此,在冬春季节,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掉膘,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每天没有三个饱,很难使牛上油膘”。
为了让牛能够增膘,我们必须每天早、午、晚三次饲喂,确保牛每顿都能吃到“三个饱”。同时,每顿饲料的数量也要适中,不可让牛饿一顿、饱一顿。
“有料无料,四角拌到”;“先草后料”,“先干后湿”。
在饲喂时,我们需要先将干草如铡短的麦草等放入饲槽,再洒上食盐水进行搅拌,最后撒上精料继续搅拌,以确保精料能够均匀地粘附在饲草上。
“三知、六净”。
养牛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三知”——了解牛的冷暖、饥饱、力气大小和疾病情况;同时保持“六净”——草料、饮水、饲槽、圈舍、牛体都干净整洁。
“早喂吃在腿上,迟喂吃在嘴上”。
对于瘦弱的肉牛,我们必须在使役前的一两个月内就补足营养,以确保牛能够强壮有力。否则,仅仅在使役期间进行补饲是远远不够的。
“冬天要间床,夏天要口塘”。
由于水牛的被毛稀疏、汗腺不发达且皮下脂肪薄,因此它们既怕冷又怕热。在冬季,我们需要提供暖床以防寒保暖;而在夏季,则需提供池塘以便水浴散热、消除疲劳并避免虻蝇的骚扰。
“三分喂牛,七分用牛”。
养牛过程中既要加强饲养管理又要合理使用牛只。在某些方面合理使用牛只甚至比加强饲养更为重要。
“牛有千架力就怕一时急”;“不怕千日用就怕一日劳”。
这意味着我们既要充分利用牛的潜力又要避免过度使用导致其受损。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安排使役时间和强度以充分发挥牛的生产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