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应急饲养技术指南
来源:腾讯网 编辑: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 更新于:2022-10-10 阅读:
4、发病牛、病死牛和污染物应急无害化处理
在场兽医或饲养人员应加强牛群观察,及时发现群内发病个体,对病牛采取隔离治疗。如果兽医不能返场,驻场人员尽可能与兽医通过微信(视频)、电话等方式指导产内有一定基础的人员进行临床诊断和防治。必要时,参与治疗的人员要带好口罩与手套,穿好隔离服,做好个人防护。
对于牛群突发大规模死亡,则应立即上报,并按照国家法定程序处理。对于其他情况导致的死亡牛, 应立即将病死牛和污染物深埋,或者焚烧(消毒药品不足时使用)。同时清洁污染工具和区域,清洁后立即用2%-4%氢氧化钠消毒,也可使用1%过氧乙酸喷洒消毒(不能用火碱的用具)。消毒药品充足时,加强发病牛舍和全场消毒,每天1次,连续1周。
二、牛用疫苗免疫接种应急技术
(一)技术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储备有相应疫苗,但缺乏驻场兽医且兽医防疫人员无法上门服务情况下的自主免疫。
(二)技术要点
1.免疫接种原则
(1)疫苗接种仅用于健康牛群,患病、体弱、怀孕后期的牛,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
(2)免疫接种途径和剂量应严格按疫苗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
(3)对同一牛群接种时,尽量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疫苗。
2.免疫前准备
(1)疫苗的检查:疫苗使用前,仔细检查疫苗外包装是否完好,标签是否完整,确认疫苗是否为正规厂家生产,详细记录生产批号和失效日期。凡超过有效期或包装出现破损、破乳分层、瓶内有异物、颜色改变等现象的疫苗产品不得使用。
(2)疫苗的预温:疫苗使用前,应置于室温(22~25℃)中2h左右;用前充分摇匀,保持均匀。
(3)接种器械的要求:一般使用金属注射器,针头以16~20号为宜。注射器、针头等器械应洁净,使用前采用高压灭菌或加热煮沸消毒灭菌。灭菌后器械应无菌保存备用。
(4)应对免疫副反应:疫苗接种人员应携带肾上腺素,用于疫苗过敏反应时急救。
3.免疫操作及注意事项
(1)免疫接种部位的选择。目前除了牛布鲁氏菌病弱毒疫苗接种途径有皮下注射和口服两种外,其他牛用疫苗通常采用肌肉或皮下注射。注射部位一般在颈侧中部上l/3处。
(2)注射部位用5%碘酊或75%酒精棉球消毒,再用挤干的酒精棉擦干消毒部位。
(3)肌肉注射,进针要达到足够深度,保证将疫苗注入肌肉。
(4)疫苗启用后,应在24小时内用完,未用完的不可再用。
(5)疫苗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低温环境,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6)吸出的疫苗不得回注于瓶内,针筒排气溢出的疫苗液应吸积于酒精棉球上。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