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行业动态 协会介绍 协会通知 技术推广 技术服务 会员单位

康美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康美动态>行业动态

肉牛应急饲养技术指南

来源:腾讯网 编辑: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 更新于:2022-10-10 阅读:

(7)接种时每头牛使用1个针头,一支注射器只能用于一种疫苗的接种。

(8)专人负责监督接种过程,确保每头牛均有效接种,发现漏种时应及时补种。

(9)做好免疫登记工作,包括牛品种、年龄、疫苗来源、疫苗批号、接种时间、接种剂量和操作人员等信息。

(10)免疫接种后,接种器具及所有废弃物应进行高压灭菌或加热煮沸灭菌等无害化处理。

5.免疫副反应及应对措施

(1)免疫接种后30分钟内,应注意观察免疫牛只的精神、食欲、行为状况等有无异常。

(2)一般反应:免疫接种后,个别牛只会出现轻微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如注射部位轻微肿胀,体温略有升高,食欲暂时性下降和精神沉郁等,均属于正常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经2~3天即可自行消失。

(3)严重反应:有的牛在注射疫苗后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副反应,表现为突然倒地,角弓反张,瞳孔散大,口吐白沫;或全身出汗,肌肉震颤,呼吸困难,站立不稳,似醉酒样;或高度兴奋,不躲避障碍物,乱冲乱撞,极度兴奋。救治措施:及时注射肾上腺素5毫升。治愈后补注疫苗。

三、牛场传染性疫病应急防控技术

(一)技术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牛重要传染病的应急防控。

(二)技术要点

1、牛口蹄疫的应急防控技术

(1)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性症状主要表现为口、鼻、蹄及乳房等无毛部位出现水泡,继而水泡破裂,形成溃疡、结痂,痂块脱落后形成斑痕。

(2)口蹄疫属于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发生疑似疫情时,应及时上报,不得自行处理。

(3)口蹄疫是我国强制免疫病种,缺乏疫苗的场(企)应及时联系上级兽医或动物防疫主管部门。

(4)免疫程序:犊牛在—90日龄左右进行初免,初免后间隔1个月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隔4~6个月免疫1次。成年牛—每年免疫3次,即每隔4 个月免疫1 次;或每年免疫2 次,即每半年免疫1 次。

2、牛布鲁氏菌病的应急防控技术

(1)牛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主要是由流产布鲁氏菌(又称布氏杆菌或布鲁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以母牛流产、公牛不育、生殖道和胎膜发炎以及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为主要特征。流产多发生于妊娠中后期,流产胎儿多为死胎或弱胎,母牛发生子宫内膜炎,导致胎衣不下。

(2)由于牛布氏杆菌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对发生流产或死胎的疑似病牛和流产胎儿及流产物的处理,必须采取个人防护,带口罩、手套等。

(3)对流产胎儿、流产物及污染物采取深埋或火焰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污染场地及器具严格消毒。

上篇:

下篇:

地址(ADD):甘肃省康乐县附城镇马家咀村 邮编:731500 陇ICP备08000758号
版权所有: 甘肃康美现代农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甘公网安备 62292202000003号   页面流量32363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