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乳牛的饲养管理及生长激素的应用
来源:中国养殖网 编辑:佚名 更新于:2016-9-5 阅读:
第二阶段是泌乳高峰到采食量高峰阶段,采食量高峰通常大约比产乳高峰晚一个月左右,这个阶段最大特点是,产乳量和采食量都很高,以致动物处於营养平衡状态。这期间的乳牛对饲料和周围环境极为敏感,任何“紧迫”因素都可以导致产乳量受到严重影响。例如在台湾,如果在这个阶段遇到高温炎热,产乳量会迅速下降。在泌乳高峰阶段,由於任何原因造成产乳量的下降都几乎不可能恢复,这在台湾是经常遇到的问题。
第三阶段则是泌乳後期,这个阶段的饲养管理相对地比较容易。这期间乳牛采食量较高,而产乳量则逐渐下降,营养处於正平衡状态,体重会逐渐增加,此时大部份的乳牛可能都已怀孕,在饲养上应考虑为下一个产乳期做准备。一般情况下,这时期乳牛的体况会逐渐变好。
第四阶段,即所谓的乾乳期,这个阶段动物通常会维持良好的体况或略有增加。
四、高产乳牛的饲养管理:
从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一泌乳阶段的饲养最具挑战性,这对於高产动物特别重要。所以,在这个阶段必须喂给动物高营养浓度的饲料,同时还要考虑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在长期的选育过程中,高产动物已经获得了许多先天性的性状,包括食欲好、采食量大,而且饲料效率高。很多因素可以影响乳牛的采食量,业者需要了解动物本身许多生理上的变化,才能真正地迎合其需求。在非反刍动物采食的能量,蛋白质 ( 胺基酸 ) 及其比例动物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水准有明显的影响 ( Henry 和 Seve,1993 )。尽管反刍动物有明显的瘤胃营养之特点,其采食的饲料中能量程度、蛋白质过瘤胃程度等因素,使得营养问题变得极为复杂,对於高产动物,必须充分发挥瘤胃微生物之营养优势,还要补充足够量的过瘤胃营养。
补充脂肪 ( 或瘤胃保护脂肪 ) 是目前解决能量不足的有效办法,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脂肪,一方面可以增加能量浓度,使得动物在一定采食量下获得更多的能量,另一方面可以改进乳脂率。在饲料中添加过瘤胃蛋白质对於高产动物也很重要,一般认为,一头高产的乳牛其对蛋白质的需求,有 60%由瘤胃菌蛋白质提供,有 40%要靠过瘤胃蛋白质 ( UIP ) 提供。例如,一头日产 35 公斤的乳牛,每天大约需要 4 公斤蛋白质,其中 1.6 公斤需要由 UIP 提供。传统上常用的牛饲料、大豆粉、玉米和饲草中的蛋白质 UIP 含量都不高,许多动物性的饲料,如鱼粉、肉骨粉和血粉等,其 UIP 含量比较高,选用动物性的蛋白质饲料,将有利於为高产动物提供合理的蛋白质。目前,在台湾的饲养体系下,动物往往缺乏的是能量而非蛋白质,而且蛋白质饲料成本比较高。在这样条件下,日粮配合采用低蛋白高能量比较合理,同时提供给动物瘤胃保护易缺乏的胺基酸,例如蛋胺酸和离胺酸,在生产上会既经济又有效。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