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育肥的饲料日粮调配
来源:环球养牛网 编辑:环球养牛网 更新于:2020-2-17 阅读:
在使用常规粗饲料的同时,还可适当考虑使用树叶类饲料。据测定,意大利杨树叶含蛋白质13.4%、粗脂肪4.5%、钙2.38%、磷0.09%;刺槐叶含蛋白质19.1%、粗脂肪5.4%、钙2.4%、磷0.03%;紫穗槐叶含蛋白质23.2%、粗脂肪5.1%、磷0.31%、钙1.76%;柳树叶含蛋白质11.1%、粗脂肪2.11%、粗纤维11.96%、钙0.57%、磷0.08%;榆树叶含蛋白质22.4%、粗脂肪2.5%、钙0.97%、磷0.17%;桑树叶含粗蛋白25%~45%、粗脂肪5%,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桑树叶中的有机质,具有抗应激和调节肾上腺素功能;泡桐叶含蛋白质19.33%、粗脂肪5.82%、钙1.93%、磷0.21%;苹果树叶含蛋白质9.8%、粗脂肪7%、钙0.29%、磷0.13%,整枝时剪下的嫩枝条,所含营养成分与叶片接近。这些树叶都是肉牛的优质粗饲料,在肉牛日粮中合理调配,既能有效利用当地饲料资源,又能使日粮组成多样化,达到调节日粮适口性、增加采食量的目的。
三、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肉牛消化生理的变化具有阶段性,适应这种变化规律的要求,肉牛日粮组成在某一个阶段内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混合精料与粗饲料比例的调整,混合精料各组分的变化,粗饲料种类和数量的搭配,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等,都要根据肉牛年龄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和培育目标要求逐渐进行,必须留出适当的过渡适应期,避免日粮组成骤变导致瘤胃微生物不适应而影响消化功能,甚至引起消化道疾病。
同时也应该看到,肉牛体组织的变化具有渐进性,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骨骼、肌肉、内脏、脂肪的生长量和生长速度并不一致,对营养物质成分和数量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别,因此,肉牛日粮组成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更多的情况下,要求调配日粮时注重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这需要充分考虑肉牛的品种特点、性别差异、生长日龄、育肥要求及其他影响因素。
育成牛生长发育速度快,瘤胃发育变化大,消化能力不断加强,需要采用较好的粗料与混合精料搭配饲喂,粗饲料供给量可占日粮总量的50%~60%,混合精料约占40%~50%,以后逐步增加粗饲料的供给量,到1周岁时,粗饲料用量达到日粮总量的70%~80%,混合精料则降至20%~30%。育成牛在育肥时,除了考虑生长日龄和消化能力的变化外,还需要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当气温低于0℃和高于25℃时,气温每升高或降低5℃,都应加喂10%的混合精料。当然,性别和品种因素也很重要,如:若想获得相同日增重,用育成母牛育肥,日粮供应量应比公牛多20%左右;乳用品种牛所需混合精料,比肉用品种牛高10%以上。另外,干物质的采食量与生长日龄密切相关,犊牛每日干物质的供应量应占体重的2.5%~3%,育成肉牛可占体重的2.2%~2.5%,成年肉牛可占体重的2%~2.2%,老年肉牛一般占体重的2%以下。这些都是日粮调配时,把握稳定性与灵活性的重要参考。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