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食品药品安全专业治理理念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编辑:中国食品安全报 更新于:2022-4-18 阅读:
食品药品安全治理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许多领域,如医学、药学、化学、生物学、食品学、营养学、工程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治理水平,需要大量专业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专业治理,就是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快培养和造就大批职业化专业化高素质的食品药品安全专业人才,全面提升监管人员的科学精神和职业素养,进一步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食品药品安全专业治理,需要科学把握以下重要关系:
职业准入与职业素养的关系
职业准入是推进专业治理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前提。从事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工作,首先应当明确专业人员的具体范围和基本条件。一般说来,专业人员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监管人员,包括审评、检查、检验、监测、评估、评价、标准、执法等专业技术人员;二是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包括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当前,部分食品药品企业管理人员和部分基层监管执法人员为非专业人员,专业素质不足,专业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品药品安全治理效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专业治理,应当坚持源头把关,严格职业准入条件,未取得食品药品安全相关职业资格或者不具备食品药品安全专业能力,不得从事食品药品安全相关工作。
中央对加快推进食品药品监管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一以贯之。如2004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充实基层执法人员力量,严把人员‘入口’,畅通‘出口’,加强监督,严肃法纪。”2012年1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提出:“推进专职化的药品检查员队伍建设。”这是我国相关文件对职业化专业化检查员制度建设的最初规定。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建立职业化检查员队伍”。2017年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和“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的通知》提出,在食品安全方面,到2020年,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基本建成,实现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标准化、规范化。加快建立职业化检查员队伍,依托现有资源建立职业化检查员制度,明确检查员的资格标准、检查职责、培训管理、绩效考核等要求。加强检查员专业培训和教材建设,依托现有资源设立检查员实训基地。在药品安全方面,到2020年,依托现有资源,使职业化检查员的数量、素质满足检查需要,加大检查频次。加快建立职业化检查员队伍,依托现有资源建立职业化检查员制度,明确检查员的岗位职责、条件要求、培训管理、绩效考核等要求。加强检查员专业培训和教材建设。在人事管理、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采取多种激励措施,鼓励人才向监管一线流动。2019年5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要结合实际设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岗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要求,确保生产经营过程持续合规,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提高监管队伍专业化水平。强化培训和考核,依托现有资源加强职业化检查队伍建设,提高检查人员专业技能,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隐患。完善专业院校课程设置,加强食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大公安机关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专业力量、专业装备建设力度。”201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的意见》提出:“坚持职业化方向和专业性、技术性要求,到2020年底,国务院药品监管部门和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基本完成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制度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再用三到五年时间,构建起基本满足药品监管要求的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专职检查员为主体、兼职检查员为补充,政治过硬、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廉洁高效的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形成权责明确、协作顺畅、覆盖全面的药品监督检查工作体系。” 从2012年1月国务院提出“推进专职化的药品检查员队伍建设”到现在,我国职业化专业化检查员队伍建设有了显著的进步,国家级药品检查员已达1576人、国家级医疗器械检查员已达460人,国家级化妆品检查员已达139人。
上篇:
下篇: